•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产业洞察
  • 产业动态
  • 经典案例
  • 加入麦哲
  •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规划
  • 产业培训
  • 产业招商
  • 产业资本
  • 产业洞察

麦哲观点

【麦哲观点】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时间:2024-04-25

【麦哲洞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势必决定和推动旧的生产关系变革,也迫切需要构建旗帜鲜明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大力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创新设计新型举国科创体制、努力鼓励企业和市场参与科技创新、坚决推进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六大重要内容的新型生产关系。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一句话中,出现了五个“新”,核心是新质生产力,落脚点是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创新时代我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必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命题,也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变革需要。新质生产力势必决定和推动旧的生产关系变革,也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1.png

01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

 

1、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是科创创新。旧的生产力是靠粗放发展、靠资源消耗、靠人口红利等,而这些发展模式和要素已经不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人才强、科技强进而促进产业强、经济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2、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本质是培育未来产业。社会和经济发展从来不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持续迭代中优化。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这些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从曾经的“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2.png

02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与增长作为现代国家的核心使命之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配,就能够有力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2、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要。从历史经验看,相比于生产力发展而言,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是滞后的,在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旧的生产关系往往是发展阻碍。我国需要立足长远,以战略眼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政府、市场与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旧生产关系变革和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中。

发展新质生产力3.png

03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生产关系

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旧的生产关系会陆续显露出诸多不适应的症状。从微观层面的工厂布局、制造流程、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到中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区域协同和产业生态,再到宏观层面的发展理念、制度供给和资源配置,这些生产关系都需要重新建构和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体感不热,还未出现重大好转,海外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顾虑,实际上从四月以后,海外投资者在不断调低国内的经济预测,比如说像世界银行以前对中国的 GDP 预测是一年出一个数字;到 2014-15 年以后,是一年出两次,即每六个月调整一次预期,一直到 2022-2023,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世界银行 IMF 调了四次中国的 GDP 预测。另外是从八月初以来,西方的主流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不绝于耳,主要是从劳动人口总规模、债务金融系统风险、房地产会不会日本化、政府应对能力等。要改变这些预期,必须要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

图片4.png 

1、旗帜鲜明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基石。随着中美贸易战,出现了很多不同声音,影响了大家对经济的认识,而中央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选择极度重要和两个中性(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原则的重要性。田国强教授说:正确应对这当前些重大变化,需要回到常识和基准,回到历史、逻辑和实践,需要关于市场经济的再次思想启蒙。无论是稳住经济社会大盘、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更关键的是要依靠基石性的好的营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而不是多变、易变、时刻改变的政府政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改革开放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要充分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极度重要性,充分认识社会伦理规范在市场经济中的极度重要性,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大力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是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大家都知道信心比黄金都重要,那么什么信心比黄金重要呢,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民企强,则中国强,民营企业有信心,中国经济有信心。以增强政策确定性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市场主体是根据未来预期来作出经营决策的,影响企业预期的首要因素就是政策是否连贯、是否可预期。不确定的政策会增加企业不安全感,加剧观望情绪,挫伤投资热情。田国强教授说:支持民营经济应该合法化、制度化地固化下来而不只是暂时的政策或手段的权宜之计,并且需要政府和权威媒体旗帜鲜明地肯定下来。尽管这些看法基本上都是常识性认知,并没有什么新意和涉及高深理论,还是需要一直在坚持不懈地鼓与呼,就是感觉这方面常识性的思想启蒙仍然是任重道远。

3、创新设计新型举国科创体制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研制战略武器开展了“曼哈顿工程”、“雷达工程”等大型科研项目,塑造了“大科学”的研究传统,以大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形成了高效的现代科研组织体系。冷战开启后,美苏双方展开了以空天科技为核心的激烈科技竞赛。苏联通过强力的国家计划体系和研究院体制第一次将人造地球卫星、人类和空间站送入太空。美国更是通过“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等大型政府科研计划将大学和企业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有效组织起来,创造了人类登月的奇迹。“阿波罗计划”的成功推动了人类科研的跨越式发展,当今社会人类所依赖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半导体、全球卫星定位等技术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相关研究项目。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以国家为主导的有组织科研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是向社会输送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基础。新型举国体制以体系化的能力建设为着眼点,国家、市场、社会有机互动的复式体制有效凝聚国家战略使命,推进科技的全面布局与重点突破,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精干有力、快速反应,打造政府与企业的创新伙伴关系,通过新型的组织形式动员企业不断迭代、有机衍生核心能力,充分释放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具有的巨大场景优势,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新赛道竞合的先发优势,以多方协同激活开放创新网络效应,形成围绕国家目标竞相创新的格局,在未知、不确定的世界百舸争流发展竞技中打开新空间,对竞争者形成新优势。高效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科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头和关键。

4、努力鼓励企业和市场参与科技创新是新型生产关系的主体。要大力鼓励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以企业为主导,打破圈层界限,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以及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各依其便、各展所长、各尽其力,实现从“科技”到“产品”的转变。增强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只有不断进行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角”,企业大有可为。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天然具有联结科技与产业的动力,拥有对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主导地位,可以有效解决科技成果“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5、坚决推进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运筹全球高等级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是新型生产关系的突破口。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面临着一些国家意欲限制其竞争对手发展的“单边主义”和“阵营化”行动的挑战,在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下,继续坚决推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高效耦合,创造增量市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尤为重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瞄准全球主要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结合我国的各类创新需求,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开辟多元化科技合作渠道。要着眼细节,为科技人才出入境提供便利,推动外事服务、外国人才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科技保障类工作更加专业化、国际化,为集聚国际人才和国际创新资源营造富有吸引力的环境;依托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平台、科研网络平台,主动发起全球性的创新议题,加速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全球科学家扩大科研合作的范围;联合各国的相关科技管理机构,共同打造系列国际科技合作传播产品,在全球范围讲好“中国科技故事”,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6、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生产关系的重点方向。数字化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和工具来重构各种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机制,以实现全新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数字化融合了物质、能量、信息和人类三个维度,旨在增强效率、提升质量并优化体验。智能化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决策智能化和管理升级等目标。绿色化是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市场竞争和培育,使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面推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节约率,提高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现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对产业的改革进程已是大势所趋,它在增强实体经济的根基的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发展新质生产力5.png

知易行难,越是重要的越是难于突破,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变革必然困难重重,也会涉及到很多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当前,可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开展新型生产关系的大解放讨论,从上到下、从国内到国际、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深入变革,构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

关于麦哲_最新.png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7274586971。



相关信息

【麦哲观点】杭州元宇宙产业园深度揭秘:政策砸下 "千万礼包",三大标杆园区如何孵化 "未来产业"?

【麦哲观点】重磅!麦哲最新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强市指数,解码“深蓝经济”新格局

【麦哲观点】“枢纽+科创”双轮驱动,松江新城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麦哲观点】关税对机器人产业,各细分赛道的影响

【麦哲观点】2024-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大事件深度解析

【麦哲观点】智能制造遭遇“关税冰山”:这些细分领域是沉默还是破冰?

Contact Us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72 7458 6971

服务邮箱:yangd@mckture.com

公司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栖霞路16号富汇大厦C座11层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逐鹿科技

Copyright 2021-2025 上海麦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1844号-1

技术支持:逐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