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2
【麦哲观点】上海市建设现代海洋城市需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为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进而推动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本文将从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强化海洋人才支撑,海洋绿色智能发展四个维度对上海市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进行分析。
01 研究背景
背景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不断取得突破,逐渐渗透到各个海洋产业部门,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层出不穷,海洋科技创新突飞猛进,海洋新兴产业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海洋经济增长潜力已超过全球整体经济增速,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叠加下,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上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宏伟蓝图。为了发挥海洋产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教育资源等优势,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重要路径。
新质生产力形成条件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三是要强化人才支撑,四是要构建绿色职能发展体系,本文也将就这四个维度探讨上海市如何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0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先进制造
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产品不断突破,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船舶工业需求旺盛,上海三大造船指标稳中有进,大型邮轮、LNG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优势船舶设计建造能力不断提升,国产B型舱LNG液货维护系统实现首台套工程应用,继第一艘国产邮轮交付投运后,第二艘国产邮轮已进入搭载总装阶段;海洋船舶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全球首套全流程船用碳捕集(OCCS)系统在沪研发成功;海工装备重点技术不断突破,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建造的中国首台25米主动式波浪补偿栈桥,成功完成模拟风场试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上海交大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海试水深突破4000米,在国内首创5项新技术。
海洋现代服务
海洋现代服务不断优化,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升,邮轮经济快速发展。航运枢纽地位不断巩固,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915.8万TEU,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上海航运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上海港完成全国首单绿色甲醇船对船同步加注业务,船舶保税LNG加注服务累计突破100艘次,上海港已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加注服务港口;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核心承载区建设持续推进,北外滩航运争议预防与解决中心在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正式成立,《上海市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推进办法(试行)》通过;海洋旅游全面复苏,邮轮经济快速发展,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半年已承运邮轮旅客超15万人次,蓝梦之星邮轮、招商伊敦邮轮、MSC荣耀号、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在上海母港相继复航。。
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是短板,虽有科研成果但产业化不足。上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小,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0.05%,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产值持续下行,临港新片区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型平台揭牌不足两年,尚未实现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上海海洋可再生能源以海上风电为主,近年来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深远海风电项目规划已获批,受限于海域面积,海上风电装机量与发电量较少;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取得突破,上海海洋大学发布海鹰AI,是我国首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上海海洋大学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问世,其核心器部件全部国产化。
发展建议
现阶段上海市海洋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发展向好,而海洋新兴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十四五期间,上海市虽出台《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规划》,然而规划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资源、经济、生态、监测等,并未明确海洋产业体系。要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海洋生物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新材料等领域。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新兴产业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03 海洋科技创新
科创平台
上海市海洋科创平台建设持续强化。中船动力获批筹建国内首家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开展全方位计量测试保证海洋动力装备的高可靠和高安全运行。708所、704所、611所分别牵头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特种装备和动力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智能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展船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船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共建上海海洋装备前瞻技术研究院,促进海洋装备产业战略需求与前瞻性研究的有机融合。依托上海交大成立的长兴海洋实验室以高端海洋装备研发为核心,开展战略性、原创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中船动力研究院联合711研究所、沪东重机等13家单位建立上海船舶动力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船舶动力上下游及产业链优势企业,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上船院联合张江集团打造国内首家“AI+海洋科创中心”,基于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模式,发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的综合优势,打造船海科创生态。
技术突破
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产首制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投运,上海成为全球唯一集齐造船“三颗明珠”的城市。沪东中华自主研发且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B型舱LNG液货维护系统实现首台套工程应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舱LNG围护系统取得重大突破。振华重工自主研发建造的中国首台25米主动式波浪补偿栈桥,成功完成模拟风场试验,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沪东中华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船舶工业软件HDSPD6.0旗舰版打破国外软件对船舶三维CAD软件领域的绝对垄断。此外海洋磁场传感器、深海激光雷达、LNG双燃料主机、LNG双燃料发电机、中速机甲醇燃料供给系统、船用低温阀、聚氨酯模块(LNG围护系统)、低温玻璃棉(LNG围护系统)已经完成国产化攻关研制并落实订单或装船应用。
发展建议
上海海洋科创能力突出,建设了一系列科创平台,并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但仍有大量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核心零部件与关键设备自主化水平低,多数企业以总装集成为主。同时大量科研项目资金投入后,成果转化的情况不容乐观,缺少专业的技术转移服务。要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上海应进一步推动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科技创新院士工作站、海洋装备及材料研究中心等功能平台的建设,争取更多国家重大任务落户上海,开展海洋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设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和协同创新,并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基地+基金”的模式,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04 海洋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
上海海洋教育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多所涉海院校,拥有海洋工程、河口海岸、海洋地质等海洋领域的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批国家“863”、“973”海洋项目学科带头人和海洋科技专业人才。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和海洋学院紧跟海洋强国重大战略,实施“大海洋”行动计划,主持科技部“973”计划项目、主持参与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海洋领域产教融合不断推动。临港新片区授牌港城集团旗下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基地,充分依托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海洋创新园,创新推出“一园、众企、多校”的共建模式,积极引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实验室及培训机构,在临港新片区加速形成海洋人才集聚格局,持续释放临港产教融合辐射效应,临港海洋创新园多家企业如上海遨拓、犀浦智能、南麟集成电路等已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发展建议
虽然上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教育资源,并推动产教融合,但面向海洋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仍然供给不足,制约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海洋科学+生物医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核面临全职人员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上海要强化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导向,选拔培养一批海洋基础研究优质人才和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海洋人才,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化”培养一批海洋领域紧缺高技能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支持上海交大、四大央企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洋创新实践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支持海洋领域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完善海洋领域相关专业职称评价标准。同时强化长兴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支持,加强人才吸引力。
05 海洋绿色智能发展
绿色发展
上海市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海洋先进制造方面,上海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绿色燃料、电动船舶发展,并完成全球首次“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存储-卸岸-转运-再利用”的全流程生态闭环,同时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订单落地上海;航运综合服务方面,上海举办绿色航运促进大会、中美绿色航运走廊工作会议、“绿色航运与全球能源转型挑战与机遇”论坛等各项会议论坛,加强国内外绿色航运合作,同时设立临港新片区绿色航运产业联盟,并推动洋山港形成绿色甲醇燃料“储、输、供”链条。
智能发展
上海市智慧海洋发展取得新进展。上海智慧海洋科研平台院所加速布局,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揭牌,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远洋渔业,中国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完成“东海区海洋濒危珍稀生物观测科学数据平台”开发工作;智慧海洋研发应用不断突破,上海海洋大学海鹰AI是我国首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枪鱼智慧渔情预报系统,上海海洋大学智能软体仿生鱼“文鳐”核心器部件全部国产化。
发展建议
上海市海洋经济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但目前仍局限于船舶、海工装备、航运等领域,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及产业融合。一方面推动海洋新能源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发展,探索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用,建设海洋能示范电站;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海洋产业融合,提高数字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实现研发创新、流程优化、技术迭代,利用新的要素组合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和要素的节约,大力发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智慧海洋建设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72745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