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0
【麦哲洞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制造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领域,正逐渐崭露头角,为全球产业格局带来深刻变革。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创新生物技术不断涌现,为生物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新技术和工程手段如MAGE、TALEN、CRISPR/Cas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生物制造的效率和精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生物制造的前沿动态,探寻这一领域的无限可能。
01 生物制造:定义与范畴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如微生物、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或其组成部分(如酶、抗体等)作为制造工具,通过生物过程或生物转化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或材料的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生物制药、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多个子领域,涉及医药、化工、材料、能源等众多行业。
02 最新产业动态
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推动行业持续进步的重要动力。政府对于发展生物制造产业非常重视,各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和提供了产业发展指南,为生物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生物制药:创新疗法不断涌现
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 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科学家们正在利用该技术开发针对镰状细胞贫血、囊性纤维化等单基因遗传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有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些疾病。
同时,免疫治疗继续成为生物制药的热点。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在拓展 CAR-T 疗法的应用范围,探索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并研发新一代具有更高疗效和安全性的 CAR-T 产品。
此外,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和上市也在加速。随着一些原研生物药专利的到期,众多生物制药企业纷纷布局生物类似药领域,这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成本。
(二)生物基材料: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基材料作为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替代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塑料是生物基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生物塑料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也从最初的包装材料逐渐拓展到汽车内饰、电子设备外壳等高端领域。一些企业甚至研发出了具有可降解性能的生物基纤维,用于纺织行业,生产出环保型的服装和纺织品。
除了生物塑料,生物基化学品的研发也取得了进展。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丁二醇、琥珀酸等化学品,这些生物基化学品可以作为原料进一步合成其他高分子材料或精细化学品,减少了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三)生物能源:清洁能源的新希望
在能源领域,生物能源的发展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第二代生物燃料如纤维素乙醇成为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与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玉米、甘蔗等粮食作物为原料)不同,纤维素乙醇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如农作物秸秆、木屑等)为原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不与粮食争地等优势。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对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纤维素乙醇的小规模生产。
此外,生物制氢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中。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或发酵作用产生氢气,这种生物制氢方法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虽然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中试阶段,但未来有望成为氢气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03 上海、江苏、广东的前沿举措
(一)上海:构建产业生态,推动创新发展
上海的浦东张江等地集聚了超过2300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以及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超过500家,产业集聚效应强劲。在推动生物制造创新发展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
发布产业服务生态图谱:2024年11月17日,《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V1.0》发布,汇聚了基于服务链和空间链全生命周期的众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企业及载体,覆盖了细胞和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AI制药等前沿新兴领域,为浦东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全产业链创新服务资源,促进供需双方精准高效对接。
强化产业政策供给:浦东新区将聚焦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标,持续强化产业政策供给,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改革试点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探索开展创新药品自主定价,推动商业保险覆盖创新药等政策制度举措。
加强原始创新与前瞻布局:上海市科委表示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推进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神经与代谢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谋划布局脑机接口、合成生物、AI制药、神经系统药物、核酸药物、放射性核素药品等新赛道。
举办产业盛会:2024年11月16日-18日举办的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采用“1+16+1+n”形式,吸引了中外知名专家学者、跨国企业、国内领军企业与投资机构同聚一堂,共探前沿创新趋势,向世界发出上海生物医药发展的时代强音。
(二)江苏常州:政策引领,打造合成生物产业高地
出台支持政策:2023年11月,常州出台《常州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将常州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高地,目前已重点建设3大产业园、6家创新平台,在建项目21个、总投资超100亿元。
成立创新发展专班:2023年8月,常州市率先成立合成生物创新发展专班,全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并形成了合成生物“一城三园”的格局,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推动产学研融合:常州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如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迎来新进展,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中试平台启用,昊禾生物、脂禾生物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此外,2024年9月29日,常州钟楼合成生物AI研究院正式揭牌,进一步为产业注入新动力。
(三)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港澳药械通政策:广东省药监局通过推广港澳药械通政策,更好地整合与利用湾区内的医疗资源,提高药品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受益。
支持深圳全方位发展:深圳市发改委全方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研发、临床到生产和推广的全生命周期给予支持,凭借其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医保基金,为新技术探索提供更大空间。
强化科研与人才支持:充分发挥中国香港高校的全球领先科研平台优势,为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同时深圳理工大学探索新型研究模式,培养更具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研究人才。
推动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企业不断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上取得进展,如康方生物成功推出新药依沃西单抗,丽珠医药集团在神经精神类药物的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等,推动了国产创新药的上市。
0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生物制造产业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为技术研发难、生产制造未规模化、市场认可度低、法规监管繁琐等方面。例如,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研发周期漫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生物制造过程的规模化生产还面临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技术难题;生物基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价格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然而,这些挑战也伴随着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兴起、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研发成本有望逐渐降低;政府对生物制造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消费者健康需求和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增加,将推动生物制药和生物基产品市场的扩大。
05 展望未来
生物制造作为一项融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生物制造将在更多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从治疗疑难杂症的创新药物到环保可降解的材料,从清洁能源的生产到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生物制造的潜力将得到充分释放,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72745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