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麦哲观点】近代以来上海的高速发展史也是一部新中国壮大成长史。旧时的西式建筑与老上海的小巷弄堂相映成趣,外滩的灯红酒绿与陆家嘴高耸入云的建筑隔江相望,世界各地的人才精英齐聚此地,多元包容的文化在此生根发芽,共同组成了上海这一全球的经济文化中心。上海以其制造业底蕴和多元包容的文化吸引着各个层级、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年龄阶层的人才向城市聚集。随着上海勇担国家和历史使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的尖端领域的大胆探索,上海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仍将延续。
1、上海基础研究
上海概况:上海,简称“沪”或“申”,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家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7.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18.66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榜首,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也处于遥遥领先水平,并且在金融业、对外贸易、财政实力等多领域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总量近年成功超过了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美国的芝加哥和休斯敦,排名世界第四。
区位交通:上海的发展起源于其河运和海运的转运优势。上海位于钱塘江、黄浦江入海口、长江航线和海运航线的结合部,是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是全国的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海运交通的中心,通过京沪线、沪杭线联系全国各地。依靠强大的区位优势,巨大的人员和货物的来往,促使了上海服务业的兴起,也促使上海金融业的兴起,使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
图 上海在全国及长三角区位
国家战略支持:从建立工业、科学技术两大基地,到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上海逐渐从中国改革的“后卫队”转变成“排头兵”。从“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地位,到承担自贸试验区、国家科创中心、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上海在各个时代都能借助自身优势,以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身份,着力推动改革开放持续向纵深发展。
人才资源优势: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位居一线城市的首位,人才素质和工作稳定性持续领跑全国,汇聚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新兴领域。据统计,上海拥有全国52%的5G人才,40%的集成电路人才、33.7%的人工智能人才和25%的创新药人才。在“源头造血”方面,上海拥有双一流高校14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下辖15个研究机构,密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为上海持续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2、上海产业研究
产业概况:“十三五”末,上海已经建立起轻重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经济以软件信息和金融业为主要增长力量,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石油化工六大产业为支柱。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超万亿,金融业增加值达7166亿,位居全国第二,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均超过5000亿元。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均突破2000亿元。
产业布局: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杨浦、虹口、普陀组成的中外环融合型数字产业发展环、沿江临海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以及嘉青松闵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的产业空间格局。
图 上海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及各区产业方向
3、重点产业之集成电路
产业链: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及其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对最为完整,也是产业结构最均衡的城市。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集聚了超过1200家行业重点企业,并汇聚了全国40%的产业人才和国内50%的行业创新资源。
诸多集成电路国际先进企业集聚上海,包括设计业的高通、博通、AMD、Nvidia、联发科;EDA提供商Cadence和Synopsys;装备巨头AMAT、LAMresearch、ASML、TEL、KT;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联电,存储器制造商海力士,封测龙头日月光、安靠等都在长三角设立研发中心或者分公司,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14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图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概况
成功要素:
产业载体和平台建设领先。上海聚集了张江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松江工业园区、紫竹开发区等多个集成电路产业园区,这些园区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产业园区。
强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海为助推集成电路发展,完善产业链保障力度,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地图”,在上海各区设立集成电路细分环节和领域的发展方向与任务。
多层次金融体系保障产业资金需求。2017年海设立总额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快促进汽车芯片、智能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AI储存器芯片、安全芯片以及智能储存器芯片等高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借助区位交通优势保障产品集散与分拨。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成为进口类最大商品,达到2972.1亿元,增长13.2%,占据全国八分之一左右份额。上海首创了浦东国际机场至张江“直通模式”进口集成电路研发材料模式。上海海关针对科创企业定制了此项通关方案,浦东机场空运进口的研发材料可直接分拨至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便利高精尖研发材料通关。
产业支撑鼓励政策体系完善。2000年以上上海市政府相继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资金管理》、《上海集成电路工程产品首轮流片专项奖励实施细则》等相关配套实施细则。
4、重点产业之生物医药
产业链: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集原料药生产、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及医药流通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且在药物研发创新环节具有突出优势。
图: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概况
成功要素:
推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在政策性资金投入方面,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均对生物医药行业提供研发费用补贴和政策性激励,基本涵盖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经营、研发创新、设备改造、产品推广等不同发展阶段。
完善自主创新支撑。上海市政府在浦东成立了中国最早一批孵化器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凭借对创业者“痛点”的把握和孵化器的服务体系,上海逐步形成了“孵化+创业投资”的投资发展模式。
产业政策专业性、实施力度强。上海抓住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转移、研发中心向亚洲国家扩散的关键时期,政府主导生物医药产业优先发展,提出“聚焦张江”战略,建设地铁等基础设施,迁移高校和研究机构入驻,实现张江园区产业和人才快速集聚。
5、重点产业之人工智能
产业链:上海借助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都有布局,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其中,基础层中,上海在AI芯片领域的技术和研发环节优势突出;技术层中,上海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上表现突出;应用层中,上海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金融、智能医疗以及智能驾驶等方向有一定优势。良好的企业培育环境、雄厚的工商业基础、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了一大批创业公司和人才。中国“AI四小龙”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在上海均有布局。
图: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概况
成功要素:
强势集聚产业人才。在上海人工智能百强企业的创始人中,近半数获得过国际顶级技术奖项或有过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三分之一为“80后”“90后”,形成了一个年轻化、知识程度高、拥有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群体。
强化产业资金支持。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完成首期100亿元的募集目标,启动首批项目投资。同时,借力科创板,助推优刻得、澜起科技等创新企业上市融资。
打造浓厚产业氛围。日益完善的专家、企业家“朋友圈”正在上海形成,包括AI专家协同平台、AI学术协同平台、AI产业协同平台,不断促进上海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的有机协同。
以战略布局强化先发优势。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上海将建设全球数据港、开源算法平台、超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不断强化前瞻性战略布局,抢占产业发展机遇,使其成为“发展胜势”。
本文为节选,欢迎后台留言咨询麦哲产业研究院《万亿GDP俱乐部城市研究》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72745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