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麦哲洞察】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上海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镇,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策源地和重要引擎。
近年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张江研发+上海制造”的联动发展格局。2022年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工信部45个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积极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01 产业分析
产业概况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是指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微生态制剂、血液制品的代用品等。生物医药作为一个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产业,在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支撑科技进步、参与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很多国家都将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产业,摆在突出和优先发展的位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生物科技产业,主流高校开始设立生物科技研究机构,1975年美国北卡地区的三角洲研究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医药园。1990年代以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亚洲生物医药产业起步,逐步形成了美国领跑、欧洲第二、亚洲第三的世界格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1988年8月,国家开始实施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从1991年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生,截止目前,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州BioBAY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市场规模
2015-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从2048亿元增长至3450亿美元,实现9%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在9%的增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相对全球生物医药而言,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保持较快增速,2015年-2021年市场规模从223亿美元到57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从10.89%增长至16.7%,实现2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未来继续保持高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速进行扩展,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125亿美元。
图: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
产业链
生物医药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生产与加工、中游药品研发与生产以及下游医药流通与应用,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各个领域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上游领域,我国原料药出口占产值1/3,其中,印度原料药70%来自中国,占据我国出口总额17%以上。在中游领域,近年来我国大批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升级转型,涌现出一批创新药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都是逐渐从仿制药生产转型至创新药生产。在下游领域,2019年我国医疗服务全部上市公司营收达600亿元,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应用市场越来越广泛。
图:生物医药产业链
价值链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包含研发、生产、销售与品牌服务,其中研发创新、销售与品牌服务附加值相对较高,拥有绝对利润优势,而生产制造位于价值链低端。在研发创新环节,由欧美主要生物医药集群占据,我国上海张江生物医药集群在研发创新环节拥有较强实力。在生产制造环节,以湖北、苏州为代表的的我国大部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典型。在销售与品牌服务环节,依然由欧美大型生物医药企业或主要生物医药企业集群占据,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此环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图: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
科创能力
近年来,国内基础研究、生物药、抗体以及疫苗产品的研发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带动了生物科研试剂的快速发展。行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从2015年66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但从全球来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金额只占全球总量的3%左右,而美国占全球研发总量近50%,我国研发投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图: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
发展痛点
研发投入相对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在我国大学与企业、科研机构脱节较严重,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发的效率。与美国生物医药企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规模小,研发的绝对投入少,科研成果转化比例低。《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在735所受访高校和381所受访科研单位中,有效发明专利的实施率分别为14.7%和28.9%,低于美国高水平高校约37%的专利转化率。
关键核心技术本土化率低,“卡脖子”问题严重。在新冠疫情和国内外贸易摩擦双重作用导致的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卡脖子”问题依旧突出,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实验室环节,常用的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磁共振成像仪、超分辨荧光成像仪、冷冻透射电镜等都大量依赖进口。生产环节,原辅料、耗材、生产设备等亟待国内企业发力。近两年,虽然我国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积极在以上环节进行技术攻关,加快产品产业化,但实际应用率并不高,生物医药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02 案例分析
区域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产值规模达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416亿元。上海市打造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1+5+X”生物医药产业布局,“1”即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5”即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东方美谷、金海岸现代绿色制药承载区、北上海生物医药园和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X”包括G60生物医药基地、青浦生命科技园、普陀环同济医学院生命健康产业总部基地等,形成“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联动发展格局。
图:上海“1+5+X”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发展历程
1.1992年-1997年:初级起步阶段
1994年,世界第三大制药公司瑞士罗氏制药进驻上海张江,成立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罗氏制药的引进随即开启了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序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下,奈科明、美敦力、史克必成、麒麟鲲鹏等集聚张江;1996年,上海市、科技部、中科院三方合作确立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确立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园区。
2.1998年-2006年:研发强化阶段
为支持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家重点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均优先安排给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心、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落户张江;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市药监局、浦东新区科委和张江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组建了国内最早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公共实验平台——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成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网络,集中了临床医疗公共服务平台、营销平台、仓储物流平台和中试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张江逐渐具备了产、学、研功能,形成一个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产业生态圈。
3.2007年-至今:产业引领阶段
针对产业发展痛点,张江不断优化运营服务,为解决新药审批难等问题,张江设立了“浦东新区招商中心张江高科技园区服务站”;2009年张江率先开启了“VC+IPC+CRO”的VIC新药孵化模式,在张江新药孵化的VIC模式哺育下,中小企业想成为下一个“辉瑞”和“诺华”的梦想有了现实支撑。2022年,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工信部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展为由“二校、一所、一院、十八个公共服务平台、 四十多个中心”构成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创新产业群,吸引了10多家跨国医药研发中心,聚集了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汇聚了多所高等院校,培育了中信国健、微创医疗、睿星基因、艾力斯医药、复旦张江等一大批明星企业,并有罗氏制药、勃林格殷格翰、葛兰素史克等大型生产企业以及300余家研发型科技中小企业、40余家CRO企业落户张江,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产业布局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张江药谷为核心,2019年张江扩容张生物医药产业地图,建立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研发中心及企业总部、迪赛诺老港基地,形成“一谷多园”的发展格局。
图: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产业现状
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3.5亿元,首破三千亿,同比增长8.9%;实现营收849.05亿元,小幅增长0.4%。据不完全统计,张江生物医药企业1400多家、聚集各类研发机构400余家(其中技术中心196个,外资研发中心149家)、高校10余所、科研院所近70家、各类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200余个,涵盖生物医药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引进国外优质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本土优秀企业,培育出再鼎医疗、君实生物、复宏汉霖生物等上市企业,目前已形成集原料药生产、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及医药流通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完整链条,在药物研发创新环节优势突出。
发展举措
政策扶持与制度创新,张江先行先试。国家层面,为推动国内新药研发,新药审批提速;2016年实施MAH制度,张江首发成为上海市制度创新试点。市级层面,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创新药研发、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以及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提供不同程度的财政支持。区级层面,浦东设立科创母基金,张江集团承接生物医药专项子基金,规模为30亿元,目前张江已有君实生物、复旦张江、美迪西、心脉医疗等4家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同时张江高科技园区也针对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不同程度的政策扶持与资助。
“政府出资+企业参与”模式,打造功能型平台。为建设高质量的平台模块,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选取多个专业团队作为技术支撑方,如碧博生物、熙华检测、爱萨尔生物,充分发挥它们的技术特长。平台上的仪器设备则通过财政经费购置。“政府出资购置硬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创新药研发成本,对张江留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中小企业也有很大帮助,从而推动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
深度产学研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张江引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众多国内顶尖相关名校,并进行产学研融合,如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与张江科学城共同打造上海脑疾病智能诊疗数据示范平台、中药质量检测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一方面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为张江集群培养潜在人才。据统计,张江集聚近7万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在新药研发、工艺开发、质量管理、商业流通等环节集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拥有中国1/4的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院士。
做强精准招商和复合招商,提升产业能级。集群以深化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为抓手,通过产业研究分析特色产业图谱,找准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聚集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关键平台、关键企业精准招商、建链强链,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坚持亩产论英雄,推动从单纯的“研发中心”招商向“研发+经营”、“研发+结算+生产”复合型总部招商转变,切实提升招商成效,共同推动其向复合型总部转变,推动其产业化项目落地张江。
03 综合评价
综合实力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强劲,创新资源集聚。在规模性方面,集群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033.5亿元,但产值占比全国比重较小,只有8%;集群企业数量多,企业实力雄厚,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张江。在效益性方面,2021年集群实现营业收入849.05亿元,营收增长率为0.4%,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收比重56%,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冠疫情驱动,行业市场前景广、发展空间大。
产业结构
集群核心产业与配套产业同步发展,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但高附加值产品本土可获得性弱,关键核心技术与创新领域依赖进口。在完整性方面,张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布局,其研发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产业链上至实验室仪器设备、高端试剂及耗材,下至先进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原材料及设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未来应持续深入推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攻关,加大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在安全性方面,截止2021年,张江有16个自主研发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18%,累计获批上市30个,占全国34%,获批进入临床的一类新药新增75个,占全国20%%。张江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各个环节中部分产品目前已实现国产本土化,但由于验证时间长、成本高,价值质量不能保证,企业不愿冒险,仍以进口为主。
创新能力
集群本地成果转化水平提升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协同发展成果显著,国内外合作交流密切。在创新性方面,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水平“十三五”期间增加200%,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9家开放式创新中心,截止2021年9月共拥有大企业开放性创新平台17家,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众多重点大学,龙头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2020年恒瑞制药18.63亿元,复星医药16.89亿元。在开放性方面,周边协同发展成果显著,通过举办长三角“十四五”医药创新发展论坛、组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发展联盟、长三角医药创新发展联盟等模式,实现“张江研发+长三角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截至2021年9月,集群国产上市一类新药与其他区域联动达11个。2020年张江跨境License out达13项,金额总计461亿元,跨境Licensein总计28项,金额总计178亿元。
支撑体系
集群上位规划能极高,区域能极高,产业政策颁布密集,在高端要素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产业生态建设全国领先。在引领性方面,国家层面,生物医药早在“十二五”时期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国家通过新药审批提速、MAH制度、药品谈判以及仿制药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辟通道。市级层面,颁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话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制造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产业相关政策。区级层面,颁布《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为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从而推动浦东形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稳定性方面,集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32家,拥有近7万生物医药从业人员,集聚我国1/4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院士,人才密度达33431人/平方公里,2020年获得风险投资322亿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全国用户数571家。
04 麦哲视野
综上研究和分析,集群可以从规模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补足和优化升级。
规模性:实施产业规模倍增计划。加大本土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群发展,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外资企业总部与研发机构,加强外资企业与本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合作,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海外技术并购,与国际领先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安全性:合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任务,鼓励大型企业提高研发投入,鼓励大型企业与创新企业合作,加快突破新靶点新机制药物研制、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诊疗设备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稳定性:优化产业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制度。增强以“新药上市”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强化基础研究体系,加速融合应用技术先进科技成果,完善监管审批制度,先行先试。确保以“创新回报”为核心的产业可持续性,给予创新药合理溢价,让创新药产业获得合理回报,给予创新企业不同程度的资助,从而鼓励创新企业高水平投入药品研发。
创新性:增强建设先进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建设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研究和转化平台,提升已有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效率,对标MIT,设立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改善创新环境。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36717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