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9
【麦哲洞察】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历史的古都,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评为世界一线城市。在2020年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北京位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01 北京城市分析
一、城市概况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历史的古都,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7项世界级遗产(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北京城市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为16个区。七普人口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常住人口占50.2%,其中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常住人口占8.3%。在2020年的世界城市排名中,北京被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评为世界一线城市。在2020年联合国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北京位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二、区位交通
北京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临近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实质发展期,河北各地开始积极承接北京外迁产业。充分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图:京津冀空间格局局示意图
三、经济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伴随经济与产业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北京的经济发展也逐渐由高速发展向中高速发展新调整。GDP突破新阶段的时间不断缩短。2021年,北京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9.6亿元,同比增长8.5%,三产占比为三次产业构成为0.3:18.0:81.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4万元。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网络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城市GDP总量前10名中,中国有三座城市上榜(上海、北京、深圳),北京以40269.6亿元位列第七位。与位列榜单第4位的上海相比,北京及其代表的京津冀地区因受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不及上海及其所代表的长三角地区。
图:2021年全球城市GDP总量TOP10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不仅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还是我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北京作为我国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可以说代表着我国最高的教育水平,在科教资源方面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城市。高校方面,北京目前共有26所211大学,其中有8所985大学。2022年,北京市共有11所高校入围全国科技创新高校50。国家重点实验室方面,北京截至2021年共有101个国家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其数量甚至高于2-6名城市总和。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单中,北京位列第3位。在第2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北京地区共获金奖8项,居全国首位。
02 北京产业分析
一、产业发展成效经过多年科学规划引导,北京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北京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创建了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了一批人工智能、量子、脑科学等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2020年,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4%;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2015年分别增长56.9%和58.5%,占全市工业比重达27.7%和34.6%。
二、重点产业分析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北京提出要以聚焦前沿、促进融合为重点,突出高端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等领域,在这其中,我们将重点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在下文展开介绍。医药健康方面,北京提出要在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发力,下文将基于医药产业重点针对创新药这一领域进行介绍。
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领跑全国,并逐渐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发布《2020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从报告中了可以看出,北京在人工智能产业17个方面做到了中国第一。从产业链来看,截至2020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占比达到49.37%,涉及智能制造、企业服务、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运载工具等众多领域,代表企业有云集科技、医渡云、零度智控等业内龙头企业。技术层企业占比为28.05%,主要涉及计算机视觉和虚拟/增强显示等领域,代表企业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的卢深视、格灵深瞳等龙头企业。基础层企业占比为22.58%,重点聚焦在大数据领域,代表企业有数据堂、国双科技、数知科技等企业。
图:人工智能产业链
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市现有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海淀区的中关村智造大街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未来根据规划,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主要布局在五个重点区域,分别为: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2年,由中科院下辖的《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榜》,榜单聚焦于中国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领域,从多个方面对于企业进行了综合评级。其中,北京企业百度公司以95.06的综合得分拿下榜首之位。百度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人工智能企业,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提供人工智能芯片、软件架构和应用程序等全栈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之一,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四大人工智能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10月30日,百度拥有中国最多的人工智能专利数量以及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百度全球AI专利申请量已超过1万件。据中国信通院《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显示,百度是唯一一家在语音语义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上榜全球前十的中国企业。近年,百度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2022年4月,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图通知书,百度成为国内首家获批企业成功进入无人驾驶赛道。
科研人才优势。科研力量方面,北京集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全国过半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单位,并且拥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余个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方面,北京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与集聚中心,人工智能领域学者数量超过4000人,近一半的高层次学者都位于北京,核心产业人才总规模超4万。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的人才中,有超过50%的创业者毕业于北京高校,约40%的创业人才有在京企业工作经历。
产业生态完善。产业平台方面,北京建有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基地,全国15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有7个在京建设。此外北京还是国内拥有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最多的地区,这里聚集了全国20%左右的开发者。产业资金方面,北京在人工智能投融资领域领跑全国,截至2020年6月,北京人工智能企业募集资金总额已经超过3000亿元,位列全国首位。我国平均每3个获得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就有一家位于北京。
企业集聚度高。目前北京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500余家,占全国总数的28%,居全国首位。而且,北京成功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32家,其中有7家入选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榜单,入选企业数量占全球榜单的16%。
医药健康是除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外,北京市最具创新驱动特点、最具发展优势和最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精尖”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底,北京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2200亿元,并且涌现出了像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加科思等一大批成长活力高的创新药领域企业。北京市获批的创新药共7个,获批上市的AI三类医疗器械产业共7个,均位列全国首位。
图: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链布局情况
在空间格局方面,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一北一南”的产业格局逐步显现。北部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发挥两区对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与孵化作用,打造支撑产业支撑续强劲发展的引擎;南部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两地区空间优势,积极承接北部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由英国医药咨询公司IDEA Pharma发布的2022年医药创新指数和医药发明指数排行榜中,来自北京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作为国内唯一上榜企业分别位列创新药指数排名第六位和医药发明指数第七位。百济神州作为一家研发型药企于2010年在北京成立,在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创新型分子靶向肿瘤免疫药物治疗癌症方面领先发展,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2019年,由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百悦泽”是我国第一款完全自出研发并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产品,实现了中国原创药“0”出海的突破。此外,百济神州还有近50款临床阶段候选物和商业化阶段产品,产品研发管线涵盖了小分子药、单抗、双抗、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多种类型,多款药物具备差异化乃至“首创”的潜力。2021年,百济神州实现总营收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0.8%,可以说百济神州用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数据支撑了其亮眼的销售业绩。
科研引领产业发展。在医药健康领域,北京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起坚实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资源,北京贡献了全国数量最多的源头创新品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表示:“北京拥有全国最强大的基础生命科学力量,最有条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鲁白表示:“支持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和专业孵化器、推动成立研究型医院、创新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的作为,使得如今的北京在生物医药产业环境有了大幅进步”。
新型研发机构与基础研究平台的建设。新药的创新研发需要多个领域通力合作,是单独一家企业无法完成的。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方面能够帮助新药研发企业完成制剂的开发;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北京不仅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还建设了专业孵化、第三方研发服务等多个专业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以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北京还搭建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及产业交流平台,促进业界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广泛交流,不断活跃产业创新氛围。
集聚产业要素优化营商环境。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北京不断集聚完善产业要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政策,大力配套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基金。北京依托科创母基金和区政府引导基金,前已成立清华荷塘等原始创新基金,雅惠资本、幂方资本等成果转化基金,华盖资本等高精尖基金,总规模约50亿元,实现从天使、初创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覆盖。
03 北京成功要素总结
一、人才集聚北京依托其丰富的高校资源和其优越的发展地位,集聚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推动北京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长。从人才数量来看,根据七普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拥有大学及以上人才数量高达919.1万,位居全国第一。
从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来看。2022年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北京连续第二年蝉联人才吸引力城市第一名,随着近年北京对人才引进政策的放松和薪资优势,北京人才流入持续增加。
二、科研实力强劲2021年,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达6.4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33.1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而且,北京已经连续4年位居“自然指数[1]-科研城市”榜首。北京科研实力的强劲表现主要是因其拥有强大的高等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据统计,北京拥有全国一半的两院院士,一半的顶尖学科,以及三分之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近100万在校师生,每万名就业人员中有研发人员185,北京累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奖项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0%左右。
三、龙头企业集聚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培育并吸引了大量业内龙头企业。作为首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北京拥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而且北京也是我国央企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些央企涉及领域一般都是关乎我国经济命脉的垄断性行业,对北京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除了盘踞一批央企以外,北京对外资的吸引也是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十三五”期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29.8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12%。截至2020年底,有超过16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4.5万家外商 投资企业在京设立,3.5万家外国常驻机构、4000多家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此外,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全市首家外资S资金管理人等均在北京落地。北京“两区”已成为外资新业态落地中国的重要平台。
图:“十三五”时期北京利用外资直接投资额(亿美元)
四、营商环境优渥
北京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连续两年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一的城市,北京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一些指标的改革上,在全国也在不断地复制推广。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至2020年,北京市共有88项改革举措被世行采纳。其中,2020年北京市得分78.2分,世行报告中采纳了35项改革举措,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相当于第28位。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台发布《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其中,北京市在证照改革、一网通办、智慧监管、政务透明、“一站式”服务、信用风险分类、清单管理、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等10个创新改革领域被评为代表性城市。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东莞政府官网、网络资料整理
本文为原文节选,阅读全文请关注麦哲后续发布的《全国万亿俱乐部城市产业研究》书籍
麦哲中国:国内产业全程服务第一选择。
麦哲中国是国内最早从事产业培训考察、产业尽职调查研究、产业咨询、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等专 业服务的机构,是国内的产业全程服务商。
麦哲中国为国内各级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地产投资者等客户提供政府产业培训考察、产业调查研究、产业规划、区域战略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定位、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产业招商、产业运营、产业基金等业务。在多年的专业服务实践中,和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战略合作,拥有丰富的知识案例库、互联网产业平台、产业企业及运营数据库、产业研究院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业全程服务。
麦哲团队均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一流公司,拥有全球产业视野和国内产业深度,公司先后负责了上海、西安、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厦门等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负责了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中心(临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陕西秦创原和西咸新区、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等产业战略定位咨询,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贡献专业力量。
麦哲中国产业全程服务商,业务咨询 杨先生 联系电话:172745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