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2
【麦哲洞察】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不断发展深化,沿海城市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后,新批复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崭新定位,本文将展现深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现状与亮点。
01 发展现状
深圳海洋经济初具规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深圳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超3200亿元,占全市GDP超9.2%,海洋经济初具规模,总量上虽与上海、青岛等现代海洋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深圳海洋经济结构更优,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和海洋信息服务等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经济总量比重已超30%;此外深圳海洋经济主体规模亦不断扩大,2023年涉海企业已超过3万家,其中涉海上市企业达49家,聚集了中集集团、招商重工、盐田港集团等一批技术实力雄厚的涉海龙头企业。
港航资源配置不断增强,高端服务供给亟待激活。深圳已率先获批建设融合港口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为一体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2023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8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988万标准箱,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拥有港口泊位数14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9个,LNG加注方面逐步实现了跨关区供应、保税LNG储罐常态化、“一船多供”模式,完成全国首例双船LNG同时加注作业;但在海事仲裁、航运保险等高附加值的航运服务领域发展几乎为空白状态,亟待激活。
涉海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勘探和深海技术等重点领域的75个涉海创新载体,数量较2020年增长超一倍。技术方面,蓝鲸系列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功开展南海可燃冰试采;首台国产化变频器设备在中海油钻井平台上成功应用,打破国外垄断;国产化“千里眼”航海雷达系统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我国自主研发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研发测试平台在广东深圳大鹏海域投用;我国首个智能海上钻采平台惠州26-6平台在海上安装完成。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全球海洋治理深入参与。坚持打造海洋文化特色品牌,成功举办多届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欧盟“蓝色伙伴关系”论坛等涉海高端展会论坛,搭建区域性海洋事务合作平台,提升深圳海洋全球影响力。高水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牵头成立由27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红树林中心之友”小组,倡导各国政府将红树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纳入国家规划,提高海洋生态保护国际话语权;深入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国际船舶条例》,强化深圳在全球海洋资源配置方面的竞争力。
02 发展亮点
强化蓝色金融政策规划引导,构建蓝色金融服务体系。深圳市发布我国首个区域性蓝色金融发展指导文件《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海洋产业和涉海企业的金融支持。《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提出发银行,打造蓝色金融发展示范区。蓝色信贷方面,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成立海洋产业经营中心机构,海洋渔业支行正式揭牌;蓝色债券方面,招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首笔蓝色浮息美元债券;蓝色保险方面,中国平安成功落地首单海洋碳汇指数保险;蓝色基金方面,先后设立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前海中船智慧海洋创新基金、深圳绿色航运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基金等多个涉海基金。
优化港口航运服务,发展保税燃油加注与船舶登记。深圳2020年获得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资质许可权,是全球第4个、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将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与全国LNG接卸能力最强的大鹏LNG走廊连接起来,打造有竞争力的亚洲东部LNG加注中心。制定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国际船舶条例》,推动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放宽国际船舶登记主体限制,扩大登记范围,创设基于临时船舶所有权登记的船舶抵押权登记制度,提升了国际船舶检验、登记、营运等活动的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有利于扩大航运业对外开放,促进航运要素集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引导优势产业下海。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全国1/6以上,拥有全球最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已形成体量庞大、体系完整、科技领先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深圳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以应用场景为牵引,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产业下海,通过资金扶持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加速涉海产品研制和产业化进程,并成立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和海洋电子信息创新研究院,聚焦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的产业应用,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推进成果产业化,打造联结技术端和应用端的精准产业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