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1
我国在2019年正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营商环境的提升上升到法律的层面,足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营商环境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目的在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营商环境便利度是指内资中小企业在开设、生产、经营、融资、关闭及执行合约等环节遵循商业监管制度法规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以及费用等条件。
我国营商环境政策
我国从2012年开始强调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正式出台条例,将营商环境上升到法律层面。
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重点
从评价维度的角度来看,世界银行的评价维度有11个,而我国有18个,增加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获得用水用气、知识产权创作保护和运营、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包容普惠创新方面的考核。
获得信贷和纳税是我国的短板
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我国2020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31位,相对于2013年91位的排名有了跨越式的提升,但同时需要清醒的看到我国远落后于新西兰、新加坡等发展国家,同时也落后于格鲁吉亚、立陶宛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获得信贷方面排名80,纳税方面排名105,是我国明显的短板。
北上广深营商环境建设最好
总体来看,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营商环境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北京和上海是全球评价我国营商环境的两大标杆城市,北上广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率先引领城市,同时在众多营商环境评价的报告中,这四个城市基本稳居前四名。
标杆城市借鉴点
各大城市或省份可以从北京的做法中,提取提升营商环境的借鉴点,为后续城市发展赋能。
借鉴点一: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科学框架体系。在政策出台前中后三个阶段,逐一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及措施,实现政策出台前明确重点、搞清定位;政策出台中统一思想、协同作战;政策出台后精细落实、精心服务。
借鉴点二:出台专项政策,针对性进行提升。从2017年开始,北京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提升政策,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文件从2018年出台1.0版到2019年出台3.0版,政策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从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北京市分别针对纳税、金融信贷、开办企业、获得电力、跨境贸易便利化出台3-8项专项政策,为提升单项的营商环境提供保障和方向。
借鉴点三:针对制约瓶颈,寻求合作伙伴统统发展。北京是内陆城市,没有港口,因此,为了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天津联合,共同发文,一起提升两地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3年间,北京的单项国际排名提升10位,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