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产业洞察
  • 产业动态
  • 经典案例
  • 加入麦哲
  •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规划
  • 产业培训
  • 产业招商
  • 产业资本
  • 产业洞察

麦哲观点

【麦哲观点】未来2-3年,哪些产业是确定性增长?

时间:2025-07-15

【麦哲洞察】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全球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呈现 “结构性放缓 + 结构性增长”并存的特征,“找确定性”成为当下政策制定者、企业家与投资者的共同追求。未来2-3年,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转轨提质”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也从传统的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转变。国家战略、人口结构、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多重力量交汇,为一批产业提供了高确定性的成长土壤。

本文将从政策引导、消费和人口结构、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以及城镇化与基建红利、绿色转型等五大路径,系统分析未来2-3年具有确定性增长前景的重点产业。

 

一、01 政策引导下的确定性增长的产业

 

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和组织力。过去几年,“有为政府”通过明确产业导向和资源配置,成功推动新能源、新基建、芯片、大数据等产业快速崛起。未来2-3年,在高质量发展主线下,以下几个产业将获得持续政策支持和结构性增长动能:

1.1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应用

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多个部委联合出台《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AI+行业”落地。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AI芯片、智能应用将构成完整产业链,且渗透范围极广。

代表领域:智算中心、大模型平台、AI+医疗、AI+教育、AI+政务等。

1.2 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新型工业化是制造强国的核心路径。政策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传统工厂“设备联网—数据集成—智能决策”三阶段演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与细分行业SaaS公司将成为核心力量。

代表领域:工业软件、数字孪生、边缘计算、产业大脑、预测性运维。

1.3 数据要素流通与可信空间建设

数据已确立为生产要素之一,政策持续推动数据分类分级流通和数据可信数据空间构建。数据资产化和城市级数据运营平台有望快速发展。

代表领域: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数据交易所、数据中台。

20250715图片1.png 

02 消费升级与人口结构变化驱动的增长产业

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银发红利”,居民消费从“有没有”走向“好不好”,从“功能需求”升级为“情绪价值”。这一趋势将在多个民生与服务类产业形成中长期的结构性需求上升。

2.1 老龄化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

到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4亿,老龄化正深刻改变医疗、康养、保险等领域的供需格局。政策强调“医养结合”“预防为主”,叠加医保支付改革,将催生多个新型健康服务业态。

代表领域:社区康养中心、慢病管理服务、家用医疗器械、老年营养品。

2.2 婴幼儿与女性友好型产业

生育率持续下滑背景下,国家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试点普惠托育、家庭育儿指导、儿童友好城市。新型母婴消费、教育科技、女性健康服务将成为新兴赛道。

代表领域:0-3岁托育机构、母婴智能设备、儿童心理服务、女性辅助生殖健康。

2.3 新消费品牌与数字内容经济

以Z世代为代表的新中产群体,对健康、颜值、文化、体验型消费的偏好明显上升。AIGC、大模型驱动的“低成本爆款”内容创造方式正在重塑内容电商和品牌营销。

代表领域:国潮品牌、虚拟主播、内容种草平台、AI短视频剪辑与分发。

 20250715图片2.png

03 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增长产业

“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驱动、模式创新和高效能资源配置,数字经济是其核心载体。数字中国建设已迈入“全面拓展”阶段,将为以下方向带来确定性增长:

3.1 城市智能化与数字治理平台

全国各地纷纷建设“城市大脑”“数字底座”,以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实现人车物的智能协同。“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已成为标配场景,叠加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公共治理和城市运营模式加速演化。

代表领域:城市大脑平台、AI调度系统、智慧交通、数字安防、低空经济管理平台。

3.2 数字能源与绿色算力

“双碳”背景下,“东数西算”不仅解决能耗瓶颈,更引导算力布局向低碳转型。智算中心+绿色能源(如源网荷储一体化、液冷散热、绿电交易)成为必选组合。

代表领域:液冷服务器、区域能源互联网、绿色电力调度平台、数据中心能耗管理。

3.3 生成式AI与内容智能化

生成式AI推动内容产业大幅降本增效。内容制作、广告营销、教育培训、办公效率工具等均将受益。该领域将出现一批“AI时代的新工具型平台公司”。

代表领域:AIGC平台、AI写作与绘图工具、虚拟形象生成、教育AI助教、AI办公助手。

 

04 城镇化与基建升级红利带动的增长产业

“新型城镇化”已从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强调“人—产—城—数”协同发展。城市更新、保障房、县域建设等多路径发力,催生多个确定性增长产业。

4.1 城市更新与绿色建造

老旧小区、城中村、大型工业园等迎来集中改造期,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即电站”等理念持续推广,绿色建材产业链全面受益。

代表领域:装配式PC构件、BIPV、节能玻璃、智能门窗、绿色屋顶系统。

4.2 城市基础设施“地下+云上”升级

从传统市政基础设施向“智慧+绿色+安全”跃升成为主线。智慧水务、燃气物联网、数字化地下管廊、智慧灯杆等典型代表了地方新型城市更新模式。

代表领域:数字水务平台、燃气安全监控、智慧井盖、综合杆件设备。

4.3 县域公共服务与新城配套建设

国家明确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鼓励平台公司参与保租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运营。

代表领域:县域医疗设施、智慧教育系统、物流与冷链基础设施、县域配电网升级。

20250715图片3.png 

05  绿色转型带来的长期趋势性增长产业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对未来30年的长期承诺,绿色产业具备确定性、延续性和广阔外延。

5.1 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数字化

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源侧(光伏、风电)、网侧(智能电网)、荷侧(储能、微电网)与调度侧(电力交易平台)全面数字化。

代表领域: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能碳双控平台、源网荷储项目开发。

 

5.2 ESG与碳资产服务业

碳足迹核算、碳审计、碳配额管理等新兴服务快速增长,将形成一批数据型、咨询型、平台型碳资产公司。

代表领域:碳交易所平台、碳监测软件、第三方ESG评级服务、绿色金融科技公司。

 

结 语

抓住“结构性确定性”,避开“总量性不确定性”

未来2-3年,中国经济虽仍存在总量层面的不确定性,但在政策驱动、技术跃迁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一批新产业正在形成“结构性确定性增长”的高地。

无论是参与者、创业者,还是政府平台公司与投资者,都应从资源要素重组、价值链再构建的角度,优先介入以下几类产业:

 • 被政策重点推动且具有底层逻辑重构力;

 • 满足长期社会趋势与人群结构变化;

 • 技术跃迁带来的效率革命型产业;

 • 可在区域或场景中形成平台能力与生态垄断优势。

产业选择从未如此复杂,也从未如此清晰。唯有识变者,方能借势而上,穿越周期。

相关信息

【麦哲观点】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系统化实践: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资运营新范式

【麦哲观点】未来2-3年,哪些产业是确定性增长?

【麦哲观点】浦江潮涌向深蓝 —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结合上海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思考

【麦哲观点】无锡具身智能产业崛起:国家战略下的传统制造转型样本

【麦哲观点】海洋产学研四大合作范式

【麦哲观点】稳定币产业深度研究:现状、机遇与挑战

Contact Us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72 7458 6971

服务邮箱:yangd@mckture.com

公司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栖霞路16号富汇大厦C座11层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逐鹿科技

Copyright 2021-2025 上海麦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1844号-1

技术支持:逐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