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产业洞察
  • 产业动态
  • 经典案例
  • 加入麦哲
  • 首页
  • 关于麦哲
  • 园区规划
  • 产业规划
  • 产业培训
  • 产业招商
  • 产业资本
  • 产业洞察

麦哲观点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

时间:2024-01-10


麦 哲 洞 察

M C K T U R E


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底座,把握住了技术的前进方向,便具有抓住未来无限机会的可能。生物医药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许多创新性的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逐渐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新型药物的产业化,总体上呈现技术方向多元化、研发创新进程加速化、药物形式多元化与共生性的趋势。


01

“多元”:技术方向多元化

随着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日新月异,生物技术药物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了抗体类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分子类型的药物外,还有近几年炙手可热的CAR-T、溶瘤病毒等细胞基因治疗类药物等,在药物的种类型越来越丰富。


单就某一种药物类型而言,也存在多种技术路径,其关键结构的组成形式也复杂多变。如抗体药物不仅只有传统的单抗药物,还有抗体片段药物以及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甚至还有多特异性抗体药物;如重组蛋白药物有着不同的重组融合形式,还可以有不同的药物修饰形式,不同形式的修饰也会引起药物的吸收代谢与功效等的不同;如细胞基因治疗药物近年的研发热潮风靡全球,除了以CAR-T形式出现以外,还在此基础上出现CAR-NK、TCR-T等形式的药物,不仅溶瘤病毒成为了热点,而且溶瘤菌也成为了重要的创新药物形式,可谓形式复杂多变。


下表总结了目前小分子、大分子、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不同技术类型中的众多多样化技术方向,从中可以看出,新技术的突破不断丰富着原有的药物类型。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1)



注:麦哲产业研究院网络资料整理


在众多技术方向中,也不乏有被成为“突破性科学技术”的重点方向。如MicroED、RNAi、PS入选2018国际级期刊《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技术”;肠道菌、A1技术入选2019年《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技术”;mRNA疫苗、CRISPR、AI预测蛋白结构入选2020和2021年《科学》杂志“十大科学突破技术”;CRISPR-Cas9技术方向更是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02

“加速”:研发创新进程加速化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创新药/械的研发周期较长,从早期发现到上市审批许可,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同时花费10-15亿的美金。对于某些复杂的疾病治疗药物,甚至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如2023年重磅推出的用于治疗AD阿尔兹海默症的礼来公司“pGlu3-Aβ单抗Donanemab”,其背后的研发之路长达30余年。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2)

图:礼来Donanemab——在2023年临床三期实验数据中被证实可减缓阿尔兹海默病患40%-60%的认知衰退


随着研发投入的加码,以及药物方法赋能技术的应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新技术取得突破的进程不断加快,整体而言,药物研发和上市的进程明显加快。


一方面得益于研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强。根据英国医疗健康领域的调研咨询机构(Evaluate Pharma)发布最新年度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支出在2020年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2022年达到2421亿美元。


预计后续研发支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2022—2025年总研发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到2025年预计可达3000亿美元。从企业情况来看,仅2022年一年,全球TOP10的药企研发投入高达1043.2亿美元。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3)


(图:全球生物医药研发规模及增速,Evaluate Phamrma、麦哲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一方面得益于AI等药物发现赋能技术的应用。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等药物研发辅助手段,可以缩短1/3至1/2的研发周期,平均降低10%左右的研发费用,并将研发成功率提升至14%左右,能显著提升创新药/械的研发效率。


此外,中国的创新药时间短,AI为弯道超车提供可能,同时AI对药物的赋能已经被市场应证了。比如化学合成领域,英国利物浦大学发在《自然》上了一个封面文章,设计了一个化学机器人在8天内完成了668次实验。以企业为例,十年前全球知名的辉瑞公司,在50条研发管线中最终只有1条能成功上市,但现在利用AI技术,可以将成功率从2%达到20%,提升了十倍;又如阿斯利康等企业,原来的成功率在4%左右,现在利用AI加持可提升至19%左右。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4)

(图:“AI+医药”对比传统药物研发,中泰证券、华安证券、麦哲产业研究院)


03

“共生”:药物形式多元化与共生性

药物形式的多元共生包括药物形式的互换、组合和升级。药物形式的互换即药物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之间进行,比如小分子、单抗、核酸、基因编辑等,在不同的药物形式下可产生不同的药物效果。


一分子、一靶点、一疾病的理论主导了上个世纪的制药行业。根据这一理论已经研发出许多成功的药物,它们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因素疾病,涉及到多种交叉信号通路,控制单个靶点并不总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在肿瘤药物的开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互换机制甚至可以联用,达到克服耐药性的效果。以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乳腺癌为例,采取单一的靶点药物来治疗只会取得短暂的治疗效果,但肿瘤异质性和适应性导致的复发和耐药性几乎不可避免,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而采取单抗+小分子抑制剂的双靶向治疗方式,极大地提升了病理完全缓解率。因为双靶向药物的高效率,也成为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技术创新方向。

除此以外,不同药物形式之间还可以进行组合创新。组合创新是指通过对多个单一技术进行组合,从而探索它涌现的新性质。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具有“抗癌神药”之称的DS-8201,它是一个ADC抗体偶联药物,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疗法都已经获得了批准。而实际上它的ADC分为三部分:单抗、连接子和小分子毒素,这三样都是早就存在的东西,在经过了不断的优化组合,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极具革命性的药物。此外,双特异性抗体、多能干细胞(iPSC)、CAR-T治疗等同样是不同技术之间的组合创新而起到了更为有效的效果。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5)

图:ADC偶联药物组成——抗体、连接子、毒素,网络资料



结语: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底座,把握住了技术的前进方向,便具有抓住未来无限机会的可能。正是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演化,造就了纷繁多元的产业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技术方向正朝着多元、加速、共生的趋势不断推进,未来,也将涌现出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

(作者:曹倩  / 编辑:曹倩)

【专题研究】“多元、加速、共生”——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三大趋势(图6)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特色园区 / 产业集群 / 城市产业

政策解读 / 政策解读 / 麦哲方法论




相关信息

【麦哲观点】关税对机器人产业,各细分赛道的影响

【麦哲观点】2024-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大事件深度解析

【麦哲观点】智能制造遭遇“关税冰山”:这些细分领域是沉默还是破冰?

【麦哲观点】从0.2%到2%:中国通胀调控的惊险跨越与战略突围

【麦哲观点】突围红海:一线城市核心城区如何破局科创难题?

【麦哲观点】从深渊到蓝海:深海科技产业的战略突围与未来图景

Contact Us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72 7458 6971

服务邮箱:yangd@mckture.com

公司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栖霞路16号富汇大厦C座11层

  • 园区规划

  • 产业园区
  • 产业地产
  • 特色小镇
  • 产业特区
  • 产业新城(区)
  • 产业老城(区)
  • 产业规划

  • 产业专题
  • 产业地图
  • 建筑规划
  • 十四五规划
  • 可行性研究
  • 产业培训

  • 产业讨论会
  • 产业考察
  • 产业招商

  • 园区招商
  • 企业服务
  • 产业资本

  • 投资顾问
  • 产业基金
  • 逐鹿科技

Copyright 2021-2025 上海麦哲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1844号-1

技术支持:逐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