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8
【麦哲洞察】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推动16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重要引领示范。本文将着重介绍各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效,总结在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01 优化海洋产业集群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浙江民营经济优势,首创“民营资本+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健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推进涉海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引导民间资本向深远海能源开发、海洋高端装备等战略领域集聚。累计落地海洋产业项目超100个,涉海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实现翻番。
广东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陆海融合”为路径,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高端引领、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
02 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上海长兴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龙头船厂、长兴海洋实验室为核心,依托江南造船数字孪生实验室、沪东低温实验室、中船704所动力实验室等平台,聚焦智能、绿色、深海等前沿领域,开展实验室集群建设,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平台网络。依托沪东中华、江南造船、振华重工在LNG、VLAC等高端船型的核心材料、主机、集成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江苏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力。建成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推进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试验保障基地建设;加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高质量运行省海创中心、东海水产所赣榆基地等科创载体,建设磷虾高值化利用、贝藻繁育等研发平台。
03 创新投资融资体制
福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制定了海洋金融发展规划,逐步构建起海洋金融“雁阵”“海渔贷”“海产贷”“海运贷”;设立一支首期规模约20亿元的海洋产业基金,支持涉海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颁布《厦门市加快航运金融发展若干措施》。
福建福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持续扩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规模。涉海金融产品超过40款,贷款余额达217亿元;29支产业基金综合投资策略涵盖海洋产业,设立榕金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3亿元,设立福州市海洋产业母基金,总规模6.18亿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涉海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符合条件的涉海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福建国航远洋在北交所首发上市。
04 拓展渔港经济模式
山东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构建全面发展的渔港经济体系。荣成市渔港经济区项目入选2024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致力于打造“贯通产加销,融合渔文旅”“产业兴渔”“文旅兴渔”创新发展新格局,打造旅游驿站、海洋牧场体验馆、远洋渔业产业链、渔货贸易集散、精深加工、渔船修造、冷链物流多元化的现代渔业产业聚集区;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开展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航道疏浚、冷链物流园区以及海洋油脂全产业链建设。
海南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构建以种业为核心的渔港经济区。陵水渔港经济区入选2024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试点,年产鱼苗超2亿尾,规模化繁育生产海水鱼类种苗30余种,成为国内首个黄鳍金枪鱼海上养殖示范基地,目前有3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全年海水鱼苗种生产规模1060亩,是国家水产育制种重要基地;围绕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四大渔港”建设目标打造国际海洋水产种业融合发展中心和疍家文化渔旅风情核心区,形成多功能综合渔港区域和现代渔业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带。
05 保护治理海洋生态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全国首个海洋环境综合治理类EOD项目(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为突破,获国家开发银行23亿元授信支持,创新构建海洋生态修复与价值转化体系。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修复海洋生态廊道16公里、沙滩17万平方米、滨海湿地86公顷,“南红北柳”年固碳近200吨,紫菜、羊栖菜年吸碳近1.4万吨。依托国家级海洋公园、海洋牧场示范区等生态资源,创新“生态+旅游”模式,培育“渔家厨娘”等特色品牌,带动渔民户均增收15万元。
江苏连云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建设零碳生态美丽海岛。从无人海岛海洋污染防治、碳汇核算等方面编制零碳生态美丽海岛建设方案;通过太阳能光伏风能建设、岸滩生活垃圾清理、岛上绿化和植物保护、恢复周边海域海珍品资源等工程,核算海岛碳排放和碳汇量,迈出海洋治污攻坚新步伐,厚植生态基底。
06 创新发展绿碳蓝
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先锋探路蓝碳交易。发布全国首个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全国首个碳账户综合保险,成交全国首单蓝碳拍卖,签发全省首份“蓝碳”赔偿机制工作指引,启用宁波市首个“海洋生态公益诉讼生态产品账户”;与厦门、深圳、青岛、大连四市联合发布蓝碳交易创新倡议,为起草《全国海洋碳汇交易标准》立项;象山蓝碳交易分中心与数智蓝碳研究院揭牌;开展《宁波蓝碳产业发展与重点区域布局研究》,重点发展负碳、零碳、低碳三大蓝碳核心产业,构建“两带四区多点”的蓝碳产业发展格局。
江苏盐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开展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试点,搭建“能碳”双控管理平台,上线碳交易、绿证绿码功能;成立射阳港零碳产业研究院,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等权威机构作为智库单位;联合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共建电碳耦合数字化中心实现产品碳排放精准追溯;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借助必维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推进“零碳绿码”应用,实现国际多边碳足迹标识互认。
07 挖掘海洋文旅资源
海南陵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探索海洋旅游业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渔业+旅游”绽放魅力,依托独特的疍家文化底蕴和渔港经济区,精心打造疍家文化渔旅风情核心区,推出了疍家文化体验、生态垂钓、深海观光三大休闲渔船精品线路,“陵水新村——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成为海南省唯一入选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的线路;“文化+旅游”提质升级,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陵水段全线通车,陵水新增3家“三椰级”乡村旅游点,7个点位入选海南百个“网红旅游点”,陵水县本号镇小妹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国际化业态蓬勃发展,分界洲岛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成功举办海南东南·陵水科技艺术嘉年华,融合科技、艺术、市集、演艺与美食的多元化盛宴,塑造了“文化出海第一城”的崭新形象。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海上花园旅游名片。设立洞头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强化港口功能、优化海岛旅游体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五城三园”(海上花园)建设,以旅游富民为核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上下联动,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和爆款产品,将洞头打造成名副其实、令人心驰神往的海上花园。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作行业交流学习之用,不构成任何商业用途,亦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作者丨陈逸涵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作行业交流学习之用,不构成任何商业用途,亦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